【轉載】

基隆山海工作營邁入第7年,團隊從「空間活化」開始,為山城注入新活水,當中有一位資深總召柯濟昇,大家習慣稱他為「老柯」,更是團隊靈魂人物。談到地方創生,老柯認為,「地方」比「創生」更重要,因此在計畫初期,工作團隊選擇先駐地做研究、訪談了119戶住家,作為認識太平山城與後續社區工作的基礎。

山海工作營成立於2016年,由一群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所師生在基隆的城市美學工作實驗,以基隆港西岸罾仔寮山上的太平國小、中山社區為基地,招募學員與在地居民共同合作,漸進式的接觸社區,從駐地研究、社區居民訪談開始,並透過國內外建築師、藝術家與基隆學子、社區居民、太平國小學生師生攜手合作,進行多場活動。

柯濟昇表示,與大家合作投入心力,只期許山城能有自己的生活步調,巷弄間可以有與在地人文接地氣的特色小店,雖不反對商業化,但不希望複製華山、誠品行銷手法,排擠到在地居民的生活圈,希望商家除了喜歡在地氛圍加入之外,也能夠照顧周邊鄰里、景觀,形成山城大家庭、共享同樂的聚落,而不是冷漠關係。

他提及,近幾年台灣追隨日本倡議地方創生,要抵抗青年人口外流、找到地方的特色與創新生產力,但大部分人還是只看見「創生」,看似一帖急就章的良藥,大家爭相尋找巧妙又有創意的方法,試著投藥,希望解決地方長期的困境,但其實關鍵在於能否建立出自己獨有的生活美學和品質,且無法被模仿。

柯濟昇認為,只要有差異性,不管做文化、商業,都會被市場區隔,問題在於本質,而非方法。

老柯說,團隊進入山城後,從地方研究、訪談、建築測繪,確立議題和目標,另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學習鑽研,最後以創作實踐,並持續滾動式修正,乍看好像在面對許多都市發展課題、空間再生、產業創新、樂齡城市等,但實際上都在處理同一件事情,就是「城市美學」。

新聞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502000270-260114?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