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元創眷永」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共創培力基地

「元創眷永」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共創培力基地

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黃琬雯老師與洄游創生團隊獲選進駐馬祖新村8號眷舍,規畫以社區工作坊的形式,與地方結合,激發文化創意。

中壢馬祖新村自2018年對外開放,以眷村文化為基礎,發展文創職人設計交流的場域為目標。近年陸續徵求專業職人進駐,並結合文創影視、幼兒美感教育和民宿體驗旅程等多角化經營。2022年春經遴選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進駐馬祖新村8號眷舍,該基地命名為「元創眷永」,期待能透過桃園在學青年的創意和創新,結合社區共創和職人共好的合作機制,達到眷村文化的紀錄、傳承,與藝術與設計應用等文化研究和永續發展,給予馬村新的風貌與想像。
 
「元創眷永」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共創培力基地,以建立「社區參與共創、職人串連共好、地方青創培力」為目的,未來將以「社區工作坊」來聯繫地方居民和職人,共同探索和發現馬村的生活美學透過「藝術介入」、「設計實驗與跨域合作」,來活化場域並創造更多文化創意的可能性。111年5月15日「元創眷永」將於八號眷舍隆重開幕,兩位新星藝術家錢畇竹、陳瑜辰的雙個展【 無言花生 Speechless Happens 】也同時開展。邀請市民朋友們一同參與,在場域中探索和發現美與感動,在人與人、過去和未來、在地與外來的連結中共同創造地方的新價值。

 

 

 

壹電視NEXT TV報導⬇

元智大駐馬祖新村 打造元創眷永 |【民生八方事】報導⬇






【新聞】資深總召老柯帶頭 發揚城市獨有美學

【轉載】

基隆山海工作營邁入第7年,團隊從「空間活化」開始,為山城注入新活水,當中有一位資深總召柯濟昇,大家習慣稱他為「老柯」,更是團隊靈魂人物。談到地方創生,老柯認為,「地方」比「創生」更重要,因此在計畫初期,工作團隊選擇先駐地做研究、訪談了119戶住家,作為認識太平山城與後續社區工作的基礎。

山海工作營成立於2016年,由一群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所師生在基隆的城市美學工作實驗,以基隆港西岸罾仔寮山上的太平國小、中山社區為基地,招募學員與在地居民共同合作,漸進式的接觸社區,從駐地研究、社區居民訪談開始,並透過國內外建築師、藝術家與基隆學子、社區居民、太平國小學生師生攜手合作,進行多場活動。

柯濟昇表示,與大家合作投入心力,只期許山城能有自己的生活步調,巷弄間可以有與在地人文接地氣的特色小店,雖不反對商業化,但不希望複製華山、誠品行銷手法,排擠到在地居民的生活圈,希望商家除了喜歡在地氛圍加入之外,也能夠照顧周邊鄰里、景觀,形成山城大家庭、共享同樂的聚落,而不是冷漠關係。

他提及,近幾年台灣追隨日本倡議地方創生,要抵抗青年人口外流、找到地方的特色與創新生產力,但大部分人還是只看見「創生」,看似一帖急就章的良藥,大家爭相尋找巧妙又有創意的方法,試著投藥,希望解決地方長期的困境,但其實關鍵在於能否建立出自己獨有的生活美學和品質,且無法被模仿。

柯濟昇認為,只要有差異性,不管做文化、商業,都會被市場區隔,問題在於本質,而非方法。

老柯說,團隊進入山城後,從地方研究、訪談、建築測繪,確立議題和目標,另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學習鑽研,最後以創作實踐,並持續滾動式修正,乍看好像在面對許多都市發展課題、空間再生、產業創新、樂齡城市等,但實際上都在處理同一件事情,就是「城市美學」。

新聞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502000270-260114?chdtv